儿童名人健身得故事,谁有 关于名人健身的故事
1、儿童名人健身得故事
日前比较火的节目《爸爸去哪儿》(第一季)中的天天(张宇轩)算名人啵?他这打小就跟他爸爸在健身房里锻炼身体,可是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啊!。
2、谁有 关于名人健身的故事
1947年,阿诺德出生在战后奥地利的一个普通家庭里,父亲是一位警长。年专轻时一位欧洲属商人曾邀请阿诺德·施瓦辛格到他美国的豪宅一游。 美国一游,在阿诺德的心里燃起了一股无法扑灭的火种。他决心要到南加州,也就是当时的“健身圣地”定居,他要扬威异域。他的热忱与天分,得到了美国健身界“教父”韦德尔(Joe Weider)的赏识,并让他在南加州接受训练。初到美国,语言与生活习惯肯定是两大障碍,但阿诺德心中有的却只是欢乐:“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美国气质的人。我也许出生在一个错误的国家。我一到这儿,便融入了那种美国式的观念:没有你办不到的——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。” 阿诺德在南加州的训练量与这种努力再努力的美国精神完全符合:每周训练7天,每天6个小时。据说当时别的选手不愿与他同时训练,因为他一进健身房,便全心投入、全神贯注,这种超人的意志令旁人感到辱栗与敬畏。从此,阿诺德—施瓦辛格 的名声,随着他那不断膨胀的肌肉在美国传开了。他前后共获得一届国际先生、五届环球先生(世界健美冠军)与七届奥林匹亚先生的荣誉。
3、数学名人故事
数学名人故事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,总有这样一群人: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,远大的抱负,无比坚强的毅力。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从古至今,出现了有很多数学家,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数学名人故事50字,供大家参考。 数学名人故事 篇1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,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,因为老师想要休 息,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,题目是: 1+2+3+ . +97+98+99+100 = ? 老师心里正想,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 了吧!正要借口出去时,却被 高斯叫住了! 原来呀,高斯已经算 出来了,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?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 算出的: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,也就是说: 1+2+3+4+ . +96+97+98+99+100 100+99+98+97+96+ . +4+3+2+1 =101+101+101+ . +101+101+101+101 共有一百个 101相加,但算式重复了两次,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<5050>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,也 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,更让他成为——数学天才! 数学名人故事 篇2 1910年11月12日,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。他家境贫穷,决心努力学习。上中学时,在一次数学课上,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:“今有物不知其数,三三数之余二,五五数之余三,七七数之余二,问物几何?”大家正在思考时,华罗庚站起来说:“23”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,并得到老师的表扬。从此,他喜欢上了数学。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,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,只好替父母站柜台,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。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,他的《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》论文,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,邀请他来清华大学;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,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。 1936年夏,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,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。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,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,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,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。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。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,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,并编写了科普读物。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,他是一位自学成才、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。他说:“不怕困难,刻苦学习,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”,“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。”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,他培养了像王元、陈景润、陆启铿、杨乐、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。为了培养青年一代,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。 数学名人故事 篇3 欧拉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,他在数论、几何学、天文数学、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。不过,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,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。 事情是因为星星而引起的。当时,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。有一次,他向老师提问,天上有多少颗星星。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,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,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。其实,天上的星星数不清,是无限的。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。这个老师不懂装懂,回答欧拉说:“天有有多少颗星星,这无关紧要,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。” 欧拉感到很奇怪:“天那么大,那么高,地上没有扶梯,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?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,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?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?” 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,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,涨红了脸,不知如何回答才好。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,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,使老师下不了台,更主要的是,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。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,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。在老师的心目中,这可是个严重的'问题。 在欧拉的年代,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,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,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。小欧拉没有与教会、与上帝“保持一致”,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。但是,在小欧拉心中,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。他想,上帝是个窝囊废,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?他又想,上帝是个决定者,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。他又想,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,根本就不存在。 回家后无事,他就帮助爸爸放羊,成了一个牧童。他一面放羊,一面读书。他读的书中,有不少数学书。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,达到了100只。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,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。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,长40米,宽15米,他一算,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,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。正打算动工的时候,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,不够用。若要围成长40米,宽15米的羊圈,其周长将是110米(15+15+40+40=110)父亲感到很为难,若要按原计划建造,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;要是缩小面积,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。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,不用缩小羊圈,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。他有办法。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,听了没有理他。小欧拉急了,大声说,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。 父亲听了直摇头,心想:“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?”但是,小欧拉却坚持说,他一定能两全齐美。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。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,站起身来,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。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,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,缩短到25米。父亲着急了,说:“那怎么成呢?那怎么成呢?这个羊圈太小了,太小了。”小欧拉也不回答,跑到另一条边上,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,又增加了10米,变成了25米。经这样一改,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。然后,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:“现在,篱笆也够了,面积也够了。”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,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,不多不少,全部用光。面积也足够了,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。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。孩子比自己聪明,真会动脑筋,将来一定大有出息。 父亲感到,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。后来,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。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,1720年,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。这一年,小欧拉13岁,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。 数学名人故事 篇4 蜚声国际数坛的老辈数学家苏步青教授,在百岁时还精神矍铄,思维清晰。 苏老九十岁高龄时,还着书立说,带研究生、每天工作约十小时左右,精力何等充沛!那么,当有人问他健康长寿之道,他总笑呵呵地回答说:“我不懂什么养生之道,只是平素生活有规律,并注意体育锻炼而已……” 苏老的生活习惯,大致是这样的: 清晨五点起床,晚上十一点睡觉,每晚睡眠六小时,白天午睡一小时。早晨起身后,先在门前院子里,做一遍健身操———练功十八法,约一刻钟;然后学习一小时,就进早膳。下午工作完毕,坚持步行二至三公里———雨天以上下楼梯替代。数十年如一日,天天如此。 苏步青是浙江平阳人,出身农家,由于家境清寒,从小少吃缺穿,少年时代的苏步青,又瘦又小,身体并不怎么健康。小学毕业后,读了二年中学,十七岁东渡日本,进帝国大学专攻数学。在异国他乡,苏步青一住十二年。在这期间,他逐渐爱上了体育,兴趣广泛,划船、溜冰、网球、骑自行车、开摩托车,样样都能漂亮地玩上几手。当时,苏步青还是帝国大学网球队和划船队的主力队员之一。 数十年来,由于坚持体育锻炼,苏步青身体素质极好。就是到了耄耋之年,上五、六层楼梯,依然不甚气喘,嘴里的牙齿,也与壮年时相仿。九十岁那年的夏秋之际,他还蛮轻松地登上安徽黄山,游览休养。一路足力之健,令人羡慕与钦佩。 人,总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的。但是,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呢?苏老认为,除上述体育锻炼外,精神保健也是至关重要的。苏老性格开朗,说话幽默,不管是与人谈话还是作报告,常常可以听到他的笑声,他经常讲:“少积忧虑的人,才能健康长寿。”他还讲:为人在世,应该豁达大度,胸怀坦荡,凡事想得开,放得下。再者,人要多动,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,要多找事情做。如果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,或者一味贪图安逸、享受,对健康也绝无好处。一九八五年,苏步青退居二线,相对而言,时间比以前多了些。他马上觉察到,人闲着很容易懒散,精神空虚对身体健康不利,于是,便主动找事情做———连续办了三届中学教师(数学)培训班。 至于饮食,苏老的见解是,自己喜欢吃的,尽量少吃点,不喜欢吃的则要多吃点,荤素皆然。酒可以饮点,但绝不能过量。 苏老的夫人米子松本,是日本仙台市人,出身书香,精于茶道。所以,苏老有饮茶的习惯,他特别好饮上等绿茶。苏老讲:茶是我国人民最常用的饮料,对老年人来讲,饮茶利多弊少,既能生津止渴,利尿消食;还能去除油腻,使口内感到清新舒适。同时,茶还具有抗痢疾杆菌的功能。 苏老古稀之年以后,激烈运动是不做了,但上述的练功十八法,工作完毕后的漫步行走,九十五岁前依然坚持。每晚睡觉前半小时,或听听音乐、或读读唐诗、轻松之后,很快进入梦境。 ;。
4、为什么名人励志故事总是不靠谱?
我们可能都有过名人的励志故事感动或激励的经历,听完这些故事,觉得热血沸腾、信心满满,自己的大好人生尽在掌握之中。但似乎过不了多久,生活还是回到原来的轨道上,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改变。我们难免愧疚、自责,甚至觉得自己好失败。可其实不是,本质上是因为名人励志故事就是不靠谱。名人励志故事的经典套路是这样:我成功了,成功的方法是XX;只要你也做了XX,就能和我一样成功。这个套路有什么问题吗?先来看一个故事。《意志力》的作者,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,曾在大学里做过一个研究,试图发现什么才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。研究过程是这样的:先列出一串成功者可能拥有的品质,然后找很多学生测试。也就是说,通过大规模统计来考察,哪些素质是成功学生都具备,而不成功的学生都缺乏的。这样,就能发现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品质是什么了。令人惊讶的是,真正能左右学生学习成功的只有一个品质——自控力。我们想象一下,如果不是通过大样本统计的科学方法来发现这个品质,而是让成功的学生来分享其励志故事,会是什么结果?他们可能会归纳出各种他们认为使其成功的品质,但未必都能说到到自控力这个原因上。而励志故事中,成功人士归纳自己成功的原因,很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:它们仅仅是个案,不具备普遍性,普通人模仿了也未必有用。所以,这里的启发是:为了增加成功的概率,只学习和模仿对普通人都适用的,且真正和成功密切相关的品质;而且我们不能依赖名人传记或者名人自己归纳的品质,而是要看大规模统计的结果。励志故事不靠谱的另一个原因是,它总是通过让人热血澎湃、动力满满的方式激励我们去采取行动。这种方式,我们权且称作"动力策略"。动力策略有什么问题吗?它不稳定、不可靠。所以大家根本无法依赖这样的策略。锦上添花或许可以,雪中送炭往往不能。此话怎讲?很多人都去过健身房,回想一下,当初为什么去呢?或许是因为,看到自己肚腩渐长,再看别人亮眼的马甲线人鱼线,再想想未来躺在阳光海滩上那身材健美的自己,动力就有了,然后就开始去健身房。后来,动力逐渐消退,去健身房的频度,也从起初的一周三次,变成一周一次,再变成一个月一次,到最后??连健身卡放哪里都忘记了。我们不去健身房的理由可以有很多,比如"这周工作好忙",或者"这几天身体好累",或者"最近情绪有点抑郁",或者"今天和老婆吵架了,心情不爽"......一开始动力满满,后来消亡殆尽。这就是动力策略简短的一生。我们也总是愧疚自责,认为自己就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失败者。其实不然,这是因为动力策略本身就不靠谱。动力,本质上是以人的感受和情绪为基础的,而人的感受容易改变且无法预测,很多东西都能轻易影响我们的感受:一次事件、血糖水平、抑郁、健康状况、荷尔蒙......换句话说,任何东西都能改变我们的感受。我们把改变自己的重任,依靠在"动力"这么不稳定的东西上,不是"沙上建塔"么?励志故事的问题也在于此,当时让人热情高涨、动力满满,但过不了多久,动力就减弱消失,然后我们也回到生活的原处。容易衰退、很不稳定,是动力策略的最大问题。罗永浩[现锤子手机老板,前新东方英语名师]有一次他回忆起当刻苦学习英语的故事,对此颇有共鸣:如果我们想获得持续的人生进步,保持美好的、亢奋的状态,最好是每三天听一场热血沸腾的人生励志讲座。但是普通人又不具备这个条件,所以只能去买些励志书来看了...这些书,当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拿起来一翻,就像精神鸦片一样,又能让人坚持三天。我当时采取的方式就是去海淀图书城的旧书摊,买最便宜的那种破书。我一共去了三次,买了一百多斤回来,然后放到我住的农民房子的门口,堆在那儿,作为备战粮,然后就开始了艰苦的英语学习。动力策略很不稳定,如果非要使用,就得像罗永浩那样备好大量鸡汤,像吃药一样按时服用,同时还得祈祷,过程中千万别发生足以影响自己情绪和感受的大事件。那有没有更好的策略呢?实际上,除了动力之外,还有一种更稳定、有效的策略,就是意志力。意志力和动力的本质差别在于:动力,是你发自内心地想要完成任务,然后才采取行动;而意志力,是即便不想做,也能强迫自己采取行动。你也许会想,关键的问题恰恰是意志力不够强啊!比如,希望每天做50个俯卧撑,但刚做了几个,就坚持不下去了;希望每天读30页书,勉强读了5页,就读不下去了;希望每天写1500字,可是觉得今天根本没什么东西值得写,还是算了吧??这些场景我们可能并不陌生。其本质问题,是设定的目标太有挑战性,对我们有限的意志力消耗太大,那自然坚持不住。有没有仅仅消耗微量意志力就能完成目标的方法呢?美国有个聪明的懒虫,叫斯蒂芬盖斯,他为了和自己的懒惰做斗争,学习了各种心理学研究成果,写成了一本名为《微习惯》的书,创造性地、接地气地、彻底地为我们普通人解决了意志力不足的问题。这一切,都始于他一个出人意料的设问:你能做完1个俯卧撑吗?不是50个、不是100个,而只是1个俯卧撑,能做完吗?做完1个俯卧撑,这目标小到不可思议,只要身体正常,即使精疲力尽、动力枯竭,我们也能轻松做到,因为它只需要调动微量的意志力就能启动并完成。同样,每天读2页书或者写50个字,这些目标也十分简单,完全能够轻松开始、轻易完成。这就是他的策略远胜动力策略之处:动力很不稳定,无法召之即来;而完成微小目标,则只需调用微量意志力,我们随时能够做到。也就是说,微小目标能够轻松启动、轻易完成,简单到无法失败,因而远比动力策略稳定、可靠。你可能觉得,微小目标是能轻松完成,可这么小的行动,能带来的改变也很有限啊?这样下去,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真正的愿望呢?每天只做1个俯卧撑,什么时候才能拥有美好身材啊?你觉得行动太小,无法真正达成你的愿望。这个质疑很公平。不过,它也让人想起一些悲观派科学家们的论调,比如:再这样下去,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在XX年之内就会消耗完的!而事实上,现在石油还没用完,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太阳能、风能、以及研发更厉害的可控核聚变能源了。我们并不见得一直依赖石油,直到它被开采殆尽。也就是说,以原地踏步的视角去看待未来,本身就是错的,那些科学家忽略了,我们在过程中会发生进步和改变。同理,你觉得行动太小,不足以达成愿望,其中的错误假设是:采取了这个微小的行动之后,你还是原来的你。可你已经不是了。当你使用意志力稍微强迫自己开始并做完1个俯卧撑之后,你获得了两种力量:首先,惯性。惯性让你不想马上就停下来,既然已经趴好了,也做了1个俯卧撑,似乎再做1个也没那么费劲,然后你就做了第2个、第3个;其次,愿望。你想要做俯卧撑,内心的愿望是身材健美。有时不想做俯卧撑,并非因为没有了愿望,只是因为遇到了大脑更强的抗拒,所以难以启动[比如大脑会说"今天太累了,歇会吧"];只要一旦开始做,就又会悄悄地想起自己的愿望,同时会愿意继续再多做几个。于是,有了惯性和愿望的支持,你往往能够超额完成微小目标。那你又问,如果我做完1个俯卧撑,就彻底不想做第2个了,怎么办?这也不是问题。哪怕做完1个就停下,也已经很好。因为它至少完成了两重意义:首先,你完成了目标。目标虽小,但完成目标和没完成的感觉完全不同。完成目标所体会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,比起目标无法完成时的挫败感[往往是因为目标定得太大],可好太多了。其次,你为建立一个新习惯迈出了坚实一步。习惯足以改变整个人生,这是大家的共识。如果你已经连续几天都做了俯卧撑[哪怕1个也好],那后面几天,是不是更容易想起、也更愿去完成这每天1个俯卧撑的小目标?而这正是习惯正在形成的标志。综合来看,这不起眼的微小目标,完成后所能引发这样的结果:你总能完成目标,这带来了连续不断的自信和成就感+ 你逐渐建立了习惯+ 你经常超额完成任务+ 你的身体[或大脑]因为你完成任务而逐渐变强这样的你,难道还是此前的你吗?我们继续推想,往后你还会发生变化?你每天都越来越习惯于做俯卧撑,不做反而不习惯了;你超额完成的数量越来越多,你的力量不断增强,身材也开始改变了;即使偶尔无法超额完成,只做了1个俯卧撑,也依然100%地完成了任务,依然可以收获满足感,而全无挫败感。有了这样的变化,我们离我们愿望中的自己,真的还远吗?。
5、崇德修身的名人故事?
。